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 国家政策 >

嘉兴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上传时间:2017-07-30 07:49:05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全国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和《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全面打通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路径,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年~2020年。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创新能力日益提高,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出台《中共嘉兴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嘉委发〔2013〕35号)、《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嘉政发〔2015〕91号)、《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泛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嘉政发〔2015〕78号)等一系列政策,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15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96.02亿元,比2010年增长一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3%,居全省第2位。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从2010年的6.4%提高到2015的7.02%。
——高新区建设深入推进。高新园区建设不断加快,嘉兴秀洲高新园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兴科技城实现扩容升级,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206.6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28.87亿元,由全省第6位上升到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1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9.5%,均居全省第2位。
——创新载体建设量质并举。充分发挥浙江清华研究院、中科院浙江院等新型创新载体引领作用,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取得新成效,成功引进了国家纳米中心等一批层次高、实力强、规模大的国内外大院名校和知名企业。至“十二五”末,全市引进共建创新载体23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8.1亿元以上,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不断加快,全市建成省级企业研究院4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5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630家。
——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强。网上技术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十二五”期间,嘉兴网上技术市场累计新增上网企业3945家,新增技术难题2974项,正式签约项目2125项,新增技术成交额22.92亿元。丁烯橡胶、甲醇制烯烃等重大项目在嘉兴落地,实现产业化。“淘科技—海宁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现已建成拥有可交易成果超10万个、行业专家3147人、高校院所38个的资源库。
——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逐步完善。科技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嘉兴市成为省级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基金小镇”建设,累计引进投资类企业1466家,认缴资金达到1500亿元。国家专利保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投保专利达250件。全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85亿元。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全市共建立科技支行8家,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达到20亿元以上,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41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科技型企业的质押贷款余额达38.36亿元。
(二)发展背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世界各国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先机。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因此,“十三五”时期,嘉兴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发挥更大作用。
——要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大力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嘉兴作为连接沪杭的节点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随着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大力推进,杭州等周边城市也纷纷在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今后五年,嘉兴应全面推进“与沪杭同城”战略,成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通过“跟随效应”“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承接创新资源流动和高端产业转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嘉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要应对环境资源压力,必须以科技创新突破要素制约。近几年来,嘉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增加,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降低,成为困扰全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依靠成本优势驱动、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今后五年,以科技创新突破要素制约,将成为嘉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中之重。
——要摆脱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困局,必须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我市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工业以纺织、印染、皮革等传统制造业为主,主导产品以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居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另一方面,我市企业呈现出“小、低、散”的结构特征,大型企业数量偏少,在形成产业链方面缺乏领头羊。在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向高端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嘉兴经济升级版势在必行。
二、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建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动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促进高新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开放创新协同机制,强化创新人才团队引育,为夯实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基础、再创嘉兴发展新优势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
因此,必须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坚持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坚定不移地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嘉兴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为经济新常态下培育新的增长点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将开放融合、深度协同作为重要路径。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优质创新资源,依托创新基地与平台载体,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促进各类创新主体交流合作,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
坚持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突破口。把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承接长三角区域技术溢出,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强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坚持将构筑创新生态作为重要保障。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红利,向人才要后劲,大力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强化创新制度供给,开展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创新治理现代化,彻底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战略目标。
到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取得实质性成效,创新资源有效集聚,创新主体高度活跃,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效益大幅提升,具有长三角影响力的“孵化之城”基本形成,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研发投入强度不断增强,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以上。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每万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129名,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达到30%。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25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以上。有效承接上海、杭州等创新高地的资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全面接轨上海的示范区和“桥头堡”。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发展优势更加彰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机制不断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资金、技术、项目等优质创新资源在嘉兴落户转化。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实现技术交易总额3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达到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0%。实现科技服务业增加值150亿元。基本建成长三角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
——创新创业要素加快集聚,发展活力更加迸发。创新创业载体高速发展,创新创业人才不断集聚,创业服务新业态快速发展,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大众创新创业新格局初步形成。引进培育500名具有省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0家以上,建成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100个以上,引进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5家,基本建成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乐园。
——体制机制改革成效凸显,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构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在资源配置、成果转化、人才评价、创新收益等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让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基本形成开放、高效、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基本建成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成为全省改革创新排头兵。
 “十三五”嘉兴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2015年 2020年 年均增长
R&D经费占GDP比重(%) 2.73 3.20 0.05个百分点
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32 1.6 0.06个百分点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人) 122.31 129 1.07%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7.4 20 22%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10.6 14.5 6.5%
技术交易总额(亿元) 13.66 30 1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2.3 50 1.5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 37.8 40 0.44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567 1000以上 12.02%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1623 3000以上 13.07%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亿元) 259.19 521.3 15%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引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重大专项,以关键技术的攻克支撑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嘉兴实现创新跨越,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1.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
抢抓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重点发展现代通信产业、信息机电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建设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和国内领先的互联网产业基地,发展量子通信、新一代集成电路关键技术及高端芯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工业软件,突破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专栏1: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制式、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开发。大力发展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所需的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软件。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传感网核心技术,重点支持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及其标准化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大容量数据存储和高效智能数据检索、分析、处理技术和新型标识、传感元器件的研发。
大数据技术。重点研究知识工程自动化、大数据可视分析、医疗大数据智能分析等关键技术,研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共性软件和系统平台,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公用管理平台技术、新型文化创新服务技术和电子政务综合大数据平台技术研究,促进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深度应用,提高社会智慧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开展云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工业网络技术。重点开展工业网络系统技术研究,解决工业控制与信息管理的多源异构信息端到端共享、生产线与价值链的泛在智能互联等问题;研发新一代工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和安全技术,研制具有统一模型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测试验证平台及配套支撑工具。
量子通信技术。重点开展量子加密与经典加密融合技术研究,深海探测及数据量子加密技术研究,量子激光雷达、MEMS智能微传感器芯片、量子通信雪崩二极管(APD)、MOF量子储氢材料、工业4.0大数据分析及量子加密、量子数据装备、量子能源等量子信息技术研究。
 
2.发展智能绿色高端装备制造技术。
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测控部件、3D打印控制部件、新型激光发生器与应用等。
专栏2:智能绿色高端装备制造技术

装备电子与集成电路。重点发展大功率IGBT芯片及模块、北斗卫星导航芯片、ETC芯片、先进数字检波器等高端产品,大力发展原子层沉积装备、LCD光刻机、高亮度LED图形化衬底刻蚀装备、直线电机、柔性屏设备、光伏领域关键核心装备的研究、设计与生产。大力推进IGBT芯片及模块技术在变频器﹑电焊机﹑感应加热﹑激光﹑家用电器等的应用,强化卫星导航工程技术研发、芯片和终端设备制造、应用系统建设。同时,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压缩机、精密电动工具技术。
智能仪器仪表。积极拓展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在仪器仪表领域的延伸,重点发展具有“自动、实时、完整、准确”等特征的智能化仪表、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长寿命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特种专用电测仪表和电网计量自动管理系统。鼓励发展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设备、智能用电检测装备、智能用电技术检测设备、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等与智能电网发展相配套的新型智能仪器仪表。
智能输变电设备。大力发展环保型环网柜、环保智能化柱上开关、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等智能配电设备,在高低压电器成套设备、中高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高压和超高压变压器绝缘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
 
3.发展新材料技术。
加强对石墨烯等纳米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差别化纤维材料的研发力度,在新材料领域加快建立在全省的领先优势。
专栏3:新材料技术

纳米新材料。研究纳米材料制备新技术、纳米结构生长控制技术、后处理技术等,发展专用纳米粉体材料、纳米晶块体材料、纳米微晶玻璃、陶瓷、金属、合金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重点发展石墨烯等具有引领作用的纳米新材料。加强纳米技术对传统材料改造的研究,重点在谐振器、滤波器、天线、电容器、截止器,超微开关、微电极等微纳电子器件和器官修复材料、分子影像与检测技术及材料、生物传感器等医疗器件领域形成突破。
复合新材料。在高性能增强纤维领域,加强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型无机非金属纤维等的研发;在碳复合材料领域,加强耐高温、耐烧蚀、耐磨损及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复合材料研究;在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进一步提高特种陶瓷基体和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铝等增强纤维,以及新型颗粒、晶须增强材料、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技术水平;在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发展纤维增强铝基、钛基、镁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进一步实现材料轻量化、智能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
差别化纤维。在涤纶行业,加快多功能复合差别化纤维、新型聚酯纤维和非纤领域合成新材料技术一体化,以及各类医疗用纤维、建筑用增强纤维、高强高模低缩纤维等的研发,加强再利用涤纶纤维品种开发,提升再利用纤维性能;在纤维素纤维行业,加快新型粘胶产品和竹浆、麻浆等纤维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在锦纶行业,加快细旦、超细旦、吸湿排汗、抗菌、防臭等品种开发,加快发展地毯丝、工程塑料等非服装用切片及纤维产品;在腈纶行业,加快发展高收缩、高吸水、抗菌、阻燃、耐高温及复合等纤维;在丙纶行业,加快发展细旦化、功能化和高强度聚丙烯纤维;在氨纶行业,加快发展细旦、超细旦、异型等差别化品种,以及抗紫外、耐氯等功能化产品。
 
4.发展清洁高效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
积极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光伏发电以及环保装备技术。
专栏4:清洁高效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

新能源装备。重点发展全自动大面积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多槽制绒清洗设备、激光刻蚀机、干法刻蚀机、离子注入机、高精度丝网印刷机、高温烧结炉等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设备,大面积TCO导电玻璃镀膜设备、用于背电极制备的多靶位磁控溅射系统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大尺寸、超薄硅片多线切割机,自动分选机等硅片生产设备,以及各类高性能太阳电池与组件检测测试仪器等。
光伏发电。重点发展高转换率、长寿命、高性价比电池片、电阻片,加强高效、低成本、超薄晶硅太阳电池以及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加强低反射率的绒面制备技术、选择性发射极技术及电极对准技术、等离子体钝化技术、低温电极技术等的开发应用;新能源电子产业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核心,重点围绕光伏逆变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智能微网等开展研究。
环保装备。重点研究生活垃圾、产业废弃物等低品位燃料的高效能源化技术及其应用。加强水体和大气污染防治、固废物处置、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结合“五水共治”,加强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和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控制处理装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大对农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农业农村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等技术装备的研发。
 
5.发展生物医药与医疗卫生技术。
围绕打造“健康嘉兴”的目标,从新药创制、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卫生与健康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提高人口健康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康保障能力。
专栏5:生物医药与医疗卫生技术

新药创制。重点开展绿色合成技术、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大品种药物技术等的改造;加强新结构、新机制药物开发和国外专利到期药物研制;开展新型酶制剂以及重要酶抑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医疗器械技术创新。重点推进高端磁共振成像、PET、CT、内窥镜、医学影像诊断系统等的研发;开展高性能生物医用材料、高端医用耗材、先进体外诊断设备、医用级可穿戴式设备、高端康复设备技术研究,数字化诊疗及其专用检验与测试装备开发;开展医疗健康信息集成与融合、临床决策支持等智慧医疗技术研究。
卫生与健康保障。重点加强对重大传染病、多发病、老年病、职业病、精神心理疾患等疾病的预防、早期检测诊断、监测预警、疫苗研发、诊治和康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完善食品安全污染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技术体系,以及主要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数据库等,加强对食品中农药与兽(渔)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与饲料添加剂、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食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监测、监控、溯源关键技术与仪器设备的研发,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加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传承、治未病、优势诊疗技术等研究,促进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发挥,推进中西医融合发展。发展数字化医疗、健康管理、健康普及等技术,支撑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6.发展现代农业技术。
以都市型生态农业为目标,继续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选育,深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控制和测试技术的研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专栏6:现代农业技术

农业新品种选育。围绕水稻、蔬菜、果品、水产、蚕桑、食用菌、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开展动植物分子设计与细胞育种、重要农业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支持重要作物种质(基因)资源库建设,创制一批育种新种质、新材料,建立高效精准育种技术体系;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和生态区域,育成一批高产、优质、多抗、低耗或广适性、专用性、适合机械化作业新品种;攻克种子种苗工厂化自动化繁育技术难题,建立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种子种苗繁育技术体系。
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围绕培育现代食品设计与制造、现代食品生物工程、功能性配料与食品添加剂、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研制、食品物流与安全等新兴产业链,立足前沿先进、节能高效和生态环保,重点开展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紧迫性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发展植物提取物及其衍生物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农/畜产品(水产品)贮运包与精深加工中涉及的高效分离、保鲜、杀菌灭虫技术和成套设备,多功能性分离材料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农林副产品资源化技术、设备以及智能农用机械。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制绿色环保的新型生物农药,研发智能化农产品制造装备,发展农产品加工质量全程数字化控制和品质安全信息化快速检测技术,重点开展低碳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保鲜技术研究,突破品质劣变与物流损耗控制、包装设计与包装材料、物流过程的信息化监控、配送与销售管理的智能化系统、物流产品的动态质量追溯技术与相关装备、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快速定性定量检测技术及仪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及仪器、新一代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食品营养成分评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和方便食品的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及设备。
 
(二)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示范应用,破除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等方面的制度障碍,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
1.加快科技成果示范应用。
在农业领域,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在种子种苗产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创意农业等方面扩大农业生产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应用水平。在制造业领域,加快示范应用一批既能扩大内需又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及服装、化纤、皮革、纺织业等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在民生领域,围绕节能减排、五水共治、城市智能化发展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快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在造纸、印染、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在未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专栏7:科技成果示范应用

智慧农业。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化全覆盖,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农业云平台,构建现代农业信息、农村民生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三大类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在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村智慧水务等方面实施一批示范应用工程,引领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技术服务,着力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基于4G+/5G的移动互联技术在智慧城市等领域和桐乡乌镇等试点区域的应用。以航空数据和医疗数据为先导,构筑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传输、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服务的大数据产业链。推进云计算农村信息化建设。
智能化制造装备示范应用。推进传统制造业机器换人生产线数控改造,推广大型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装配线等智能化制造装备的应用,推进机械、纺织服装、皮革、化纤、食品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开展巡检机器人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针对中小型企业劳动力密集特点,开展车间生产线信息化自动化改造示范。
环境治理。重点开展工业废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水和大气污染监控预警与信息化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重点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运用智能化城市管理,实现信息化、产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互动。
 
2.推进嘉兴科技大市场建设。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等,加快建设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功能五位一体的嘉兴科技大市场,推进技术大市场公司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打造创新资源广泛集聚、技术展示交易活跃、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产业化成效显著的区域科技服务平台。以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检验检测等服务为主,发展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推进市、县(市、区)、镇(街道)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引进一批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形成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创新服务链。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并组织在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机构中的从业人员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人员参与技术经纪人培训,促进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在技术成果供求双方搭建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3.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
发挥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杠杆作用,探索以科技创新带动金融创新的发展新路径,深入推进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打造集科技企业创业创新的活跃区、创业投资基金的集聚区、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的先行区、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示范区、长三角科技金融合作的前沿区“五区”功能于一体的全省科技金融发展高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设立嘉兴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风险投资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深化南湖基金小镇、嘉兴国际金融广场、海宁钱潮产业金融小镇等平台建设,引入国内外知名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个人、社会资本开展天使投资,推动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私募债等创新融资工具,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推进投贷联动融资模式。构建财政科技投入竞争性资助模式,建立风险补偿共担机制,降低创新创业风险。
(三)推进新型创新平台建设,创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孵化之城。
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建设科技创新战略大平台,以嘉兴科技城、秀洲国家高新区为核心,集聚创新主体,聚合创新要素,聚焦创新服务,聚变新兴产业,提升创新平台整体效能,全面参与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
1.大力推进秀洲国家高新区建设。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特色鲜明、集约发展、配套完善的要求,以创建国家分布式发电试点为抓手,围绕光伏制造和光伏发电两大发展方向,明确重点攻关领域,强化商业模式和融资模式创新。引导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在高新区集聚,强化高新区对产业集群的技术供应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在全市范围内促进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度融合,使秀洲国家高新区成为国内外科技资源在地方融合的示范。全力打造多方位产业集群,不断完善区内产业结构。进一步巩固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以新能源与节能产业为主导的未来新兴产业,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建设次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园区创新承载能力,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创新企业,发挥促进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2020年,力争新引进外资10亿美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达到700亿元,进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税收收入达到50亿元。
2.大力推进嘉兴科技城建设。
坚持省校(院地)合作、成果转化、信息经济集聚的战略定位,围绕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兴产业,整合和利用优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大企业集团研发中心,将嘉兴科技城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引领区、高新产业策源区。到2020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引进培育国家、省“千人计划”领军人才100名以上,集聚40家以上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实现技工贸收入1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业收入占比达到80%以上。规上工业产值达到6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分别达到500万元、30万元。
3.大力推进各类开发区、园区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省级园区建设,发挥核心载体作用,加大高新技术招商引资力度,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提升发展和转型升级,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加快实现各县(市、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覆盖。
4.大力推进泛孵化器建设。
按照“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和“创业导师+创业投资+专业孵化”的孵化模式,大力推动现有各类孵化器扩容升级,鼓励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向前后两端延伸,加强科技创业孵化链建设,建立“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员+创业联络员”的创业辅导队伍,完善创业孵化功能。突破传统孵化器在体制、机制、空间、内部结构等方面的限制,鼓励民营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充分利用闲置的厂房空间、城市有机更新腾退的土地、“两退两进”盘活的资产等,打造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孵化器集群。鼓励支持孵化器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建设形成若干专业孵化器。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平台优势,着力增强互联网领域示范应用、会展体验、交流合作、教育培训、网络众筹等功能,吸引国内外互联网企业、人才等高端要素汇集,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专业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
(四)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打造全链协同的企业梯队。
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1.培育“雁阵”创新型企业梯队。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着力培育形成由科技领航大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组成的“雁阵”创新型企业梯队。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特色,重点扶持基础条件好、带动性强、核心技术先进的行业龙头企业,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国际领先的科技领航大企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现有大中型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孵化衍生科技型企业。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发展,积极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不断推进面广量多的中小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推动民营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开展合作研发,逐步向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2.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和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全覆盖。推进加计抵扣、所得税减免等各项鼓励创新政策的落实,引导企业研究机构真正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加速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创新型企业及龙头骨干企业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参与重大科技专项,牵头或参与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的生力军作用。
3.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坚持深化主攻短板、做强产业链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深化光伏发电装备、高新区装备电子(软件)、云工程与云服务等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大力推广“政、产、学、研、金、介、用”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着眼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瞄准全市八大千亿产业,整合、引进优势科技资源,提升产业技术、形成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浙江清华研究院、中科院浙江院、长三角(嘉兴)纳米研究院及嘉兴学院、中国电科三十六所等本地科研院所现有技术、设备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支持,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大各类创新载体的引进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健全企业主导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的创新机制。
(五)加快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培育,构建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圈。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创建省人才改革试验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着力在人才集聚、使用、服务、保障机制及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全面激发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1. 建立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
坚持“高端引领、产业导向、优化结构、用好用活”的方向,突出国际与国内、人才与产业的融合,以“百千万人才工程”为统领,加大高层次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力度。深入开展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培育工作,进一步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领军人才企业“争千创亿”工程、杰出人才培养工程、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等。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在嘉大院名校的优势,组团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嘉兴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嘉高校作用,培育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2020年,引育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分别达到200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新增500人左右,重点培养支持杰出人才400人。
2.完善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
探索科技人才企事业单位双向流动机制,打通创新人才流动渠道,鼓励人才向企业集聚。建立健全项目制、候鸟制、兼职制、组合式等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开展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强化实践能力评价,调整不恰当的论文要求,完善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适应的职称评价制度。完善科研人员奖励报酬制度,开展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试点,在高校院所开展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和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的制度改革试点,吸引省内外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在嘉集聚,创新创业、转化成果。对高校院所等事业单位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3.强化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对具有国际一流创新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海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给予专项资助。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实施人才生态优化工程,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完善高端人才生活绿卡和各类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等,打造创新人才生态最优市,全方位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使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六)推进科技创新开放与合作,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竞争和区域合作。
1.多领域互联互融,全面接轨上海。
充分发挥嘉兴作为省科技创新副中心及沪杭走廊重要枢纽的优势,抢抓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机遇,积极主动推进沪浙协同创新,全面推进与上海在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要素市场、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产业转移等领域的无缝对接和互联互融,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成果在嘉兴孵化应用。重点加强与上海科研院所、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的全面合作,推进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嘉善临沪科技城等平台的建设。
2.立足长三角,着力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牢牢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等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紧紧抓住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实施的重要契机,通过“跟随效应”“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以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站位,不断优化政策措施和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创新支撑平台,努力打造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区和长三角创业乐园,全面实现“长三角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的建设目标。
3.抢抓资源,加快面向全球的开放合作。
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全球高端人才、技术、项目落户嘉兴,吸引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入驻或设立分支机构,增强国际创新活动在本地的“溢出效应”。鼓励本地企业“引进来、走出去”,通过各种方式到海外设立、兼并和收购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鼓励“走出去”建立海外孵化器,以资本为纽带,实施“带土移植”。加快浙江大学国际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完善美国创新和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拓展创新发展国际空间,推动国际科技合作系统化、网络化。
(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战略在服务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
1.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把强化知识产权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按照更高标准要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引领创新,促进运用,完善保护,增强管理,健全服务,培养人才”为目标,全面提升嘉兴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综合能力。推动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科技紧密融合,建立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治理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体系。
2.促进知识产权全面运用。
强化知识产权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积极推进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区域实施专利导航试点,鼓励大型企业开展专利布局、保护产业安全、引领产业发展,引导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挥原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等优势,提升竞争力。完善重大科技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加强技术和产业标准的研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
3.强化知识产权严格保护。
完善专利行政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执法权向县(市、区)延伸,建立健全市县两级专利行政执法机构。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建设,健全诉调对接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将恶意侵权等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继续加强专利保险推广工作,保障专利价值实现。
(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资源高效配置的创新治理体系。
更好发挥政府推进创新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和优化科技资源,推进嘉兴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符合科研规律、激发创新活力、高效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加快实现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1.强化科技创新制度供给。
建立跨部门的会商沟通机制,加快完善创新环节和领域的制度供给,综合研究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大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促进创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出台具有突破性的支持创新发展的科技政策,从体制机制上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瓶颈。
2.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优化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充实科技管理实力。建立健全覆盖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打通基层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和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科技考核评价机制,把创新绩效作为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不断加大对科技管理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交流力度,培养高素质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
3.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统筹联动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投入决策和协调机制,重点支持重大科技攻关、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创新平台、重大人才工程等建设。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要求,改革科技计划体系与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建立多渠道、市场化的财政科技投入项目发现机制与选择机制,遵循科研规律,提高科技经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探索构建大数据评价、第三方评价等新机制,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开展创新券的应用试点,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
四、实施保障
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嘉兴创新规划实施提供强力保障。
(一)加强科技创新组织领导。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全局的首位战略,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不动摇,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立市、县(市、区)、部门间责权统一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引进高端科技智库,加强对创新发展与改革的宏观管理和相关重大问题的战略研究,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创新政策调查评价制度,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现代科技能力,推进科技管理法治化建设。坚持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完善科技统计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全面、及时、准确反映科技进步动态,强化分类指导,健全创新驱动导向评价机制。
(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通过财政投入有效激发全社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激励企业以自有资金投入研发,并激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科技事业的积极性。建立财政科技投入逐年稳步增长机制,科学探索市、县(市、区)共建方式,支持重大平台建设、创新载体引进、重大项目研发;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作用,以市场化运作带动社会资本,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三)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
全面贯彻落实《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面向广大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不断扩大科技宣传与普及的覆盖面。加强科技部门、教育部门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集成各类学术组织、科研机构、学校、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方面的优势资源,积极探索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机制,及时宣传科技政策、发布科技信息、推广科技成果,进一步增强科技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加大对适合互联网传播的科普产品、载体和渠道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共享。
(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大力倡导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努力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科研学术环境。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不断丰富创新创业文化内涵,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相关热词搜索:嘉兴市 科技创新

上一篇:秀洲国家高新区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
下一篇:建设具有长三角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之城”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